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

淡水,滬尾偕醫館與淡水教會禮拜堂


    大家對於這個雕像有沒有映像呢?

    每次走到淡水河岸步道的末端,就會發現一個老人虔誠地跪在那,彷彿是在祈禱,又彷彿是在感謝著什麼...這位先生到底是誰呢?

    沒錯,這位就是非常知名的「馬偕」牧師。今天,我們就是要介紹那知名的「偕醫館」。


    最近淡水老街做了些許的改變,「馬偕街」與「中正路」之間被打通了,人來人往的中正路上突然多了一個小廣場與禮拜堂的身影。


【淡水教會禮拜堂】正立面與小庭院


【淡水教會禮拜堂】側面牆身


【淡水教會禮拜堂】

     值得一提的是,今【淡水教會禮拜堂】建築物已非當初馬偕建造的小教堂,而是1932年才興建的,但這位置即是當時馬偕建造的教堂所在地。註1


   馬偕牧師(1844-1901),出身於加拿大,為加拿大長老教會派遣至東方傳教的傳教士,1871(清同治11年)先後到過香港、中國與當時的打狗(今高雄),1872到達滬尾(今淡水)開始傳教,並學習臺灣話。

    馬偕牧師來到台灣後,並非只在自己的教區域傳教,他的足跡曾到過新竹、苗栗甚至到過宜蘭、 花蓮。值得一提的是,當時還沒有引入現代化的交通設施,劉巡撫的鐵路1887年才動工而且只也通到新竹,縱貫鐵路還得等日本人到1908年...

    馬偕牧師後半生幾乎都奉獻給了台灣,他不但娶了台灣的妻子(張聰明),還創辦了「牛津學堂」(今真理大學),他兒子更創辦了「淡江中學」。註2


【偕醫館】正立面

    偕醫館創建於1880年,當時除了加拿大的資金贊助還有一位在臺同姓「馬偕」的夫人贊助。偕醫館不但提供診療,也具有傳教功能。當時中法戰爭(1883,清光緒9年),許多受傷的士兵即送到偕醫館來醫治,戰後,馬偕牧師因此受到清廷的褒獎。註2

    偕醫館就位於禮拜堂的旁邊,但是內部展區都不開放照相,只能在外面拍攝。


【偕醫館】入口階梯、入口大廳


【偕醫館】蓋章,一旁擺了些許緬梔花。


【偕醫館】側立面


    偕醫館的建築物構造是早期淡水比較常見的閩南式民宅,依然採用了承重牆的構造系統,但是部分裝修的構件(如窗扇、通氣窗),則採用了比較西式構件,讓建築外觀看起來與一般民宅略有不同,頗具特色。

   每次讀到馬偕的故事,都會讓人非常感動,為了理想他不惜遠道來臺,幫人診療、創辦學校、傳教...這種精神,讓人敬佩。

註記
註1.資料來源: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禮拜堂入口看板
註2.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 建築物資訊:

所屬單位:
偕醫館:新北市市定古蹟
基督教禮拜堂:淡水長老教會

參訪時間:
偕醫館:上午11點-下午6點


地址: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6號
交通:搭捷運至淡水站後步行前往
官方網頁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%E6%BB%AC%E5%B0%BE%E5%81%95%E9%86%AB%E9%A4%A8/508665869196261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